很多朋友会问,到底什么是投资交易?该怎么做投资交易?
这个问题真的很大,可以倾尽一生去回答这个问题。
船长尝试着从自身的认知出发,尽可能地去回答这个问题。普惠金融真的是个很有价值和很有意义的事,于国、于民、于己,都是!
本文算是一篇总纲,船长尝试用最简单通俗的话语,来阐述下开篇的问题。
我对投资交易的定义,其实就十二个字:
知因果
懂取舍
尽人事
听天命
其中,前六个字,为认知层面,后六个字,为操作层面。
1、知因果
何为知因果?就是知道事物内在的原理。
飞机为什么会飞?船为什么能在水上航行?只有知道了事物内在的原理,我们才有了演绎的能力。
总结过去,是归纳;展望未来,靠演绎。
而演绎的根基是什么?唯有原理。
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变化做出一定的演绎,一定的推演。由因才能及果。
船长我之前是从事航天事业的,外太空对人类而言,完全是未知的。我们凭什么去探索?我们凭什么保障设计的飞船到太空后尽可能地安全?
原理+演绎
原理使得我们所有的研发,每一步的设计,都拥有确定性基础和安全边界。
安全边界也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我们目前认知的界限,只要在这个认知界限内,依托原理,我们可以保证设计的可靠性。
这就是掌控力,对待未知事物和未知变化,通过确定性原理和原理的安全边界,我们可以拥有对未知事物及其变化在一定范围内的掌控力。
所以,回到投资交易上来说,投资交易无非就是一买一卖,你要做这一次交易:
首先,你需要明白它的原理,在此基础上,你可以推演价格接下来的变化。这支撑了你的入场。
如果你的认知达不到原理层面,那至少也得有个逻辑。
交易逻辑,是原理之下的一个替代品。
虽然我不懂原理,不懂为什么会这样,但我有一个逻辑,这个逻辑可以帮我实现交易期望为正的目的。
比如趋势交易者常说的“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这不是原理,但这是一个可以实现正期望的逻辑。
所以,交易逻辑,也可以成为你入场的依据,只是层次会低很多。
所以,此时,你有了做这次交易的入场支撑:原理或交易逻辑。
其次,你要知道安全边界,这支撑了你的出场。
在你认知的安全边界内,依托于原理,你拥有一定的掌控力,具有了可靠性,此时,你的交易相对是安全的。
而一旦超过这个安全边界,此时,意味着你失去了这个掌控力和可靠性,此时的价格变化,对你来说,就是完全未知的。
所以,一旦超出安全边界,你应该出场了。包括止损和止盈。
止损和止盈,都应该在你认知的安全边界之外。所以,清楚你的安全边界,非常非常重要,这支撑了你的出场。
所以,
原理+安全边界+推演的能力
奠定了你投资交易的根基。
上文也说了,“知因果”属于认知层面,如果认知不到位,一切都白费。
也许,上面讲的比较抽象,没有关系,本篇文章毕竟是总纲,后续船长会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2、懂取舍
天地之间,处处都在取舍。从我们一生下来,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取舍后的结果。
往关键事件上来说,高考结束了,选哪个大学,去哪个城市,读什么专业,是取舍。
往小事里说,冬天了,被窝里好舒服,但再不起床,上班就要迟到了,是取舍。
所以,人生处处是取舍,包括投资交易市场。
取舍本身其实并不难,有太多的事情我们稀里糊涂就做了选择。而关键,在一个“懂”字。
咱们回到投资交易市场上来说:
你想要短期内获取暴利,就必然要在某些方面舍去一些东西。短期暴利的前提可能需要重仓持有,如此,你就不能如同轻仓交易般安全。
你取的是短期暴利,舍的是安全。
相反,你若对风险非常敏感,承担不了太大的风险,则必然需要轻仓来进行交易。
你取的是安全,舍的是短期内实现暴利。
这就是懂取舍,需要明确地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然后,能去做。
如果你不懂取舍,什么都想要,那么,市场就会消灭你。
如果你自认为懂取舍,但什么都不做,市场也会消灭你,你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市场。
既要低风险,又要高收益;既想拿趋势,又不愿意承受波动;既想胜率高,又想盈亏比高,还想交易频次高……
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投资者们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期望能找到一种完美的方式。可不幸的是,这恰好是市场最大的谎言。
所以,懂取舍,一个“懂”字,需要把人性看的通透。光懂还不行,还必须能做到。你不想做取舍,市场会逼你做取舍,或者送你离开。
大师们评价投资交易市场时,往往评价为这是一个既科学又艺术的行业。
在我看来,知因果,是投资交易的科学;而懂取舍,是投资交易的艺术。
聊到这里,船长把认知层面的六个字讲完了,简单总结下,在投资交易行业:
知因果,是认知到价格波动本身的内在原理。
懂取舍,是认知到你自身在投资交易市场上的人性表现及处理方式。
接着,咱们再来聊聊操作层面的事。
我们都说,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但认知是不能直接变现的,它需要一个载体。
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一个工具和正确的操作方法,认知才有变现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尽人事”了。
3、尽人事
所谓尽人事,最直白的话就是,把自己能做到的事做到最好。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自己能做到的事”,第二个是“做到最好”。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逻辑顺序,先是“自己能做到的事”,之后才是“做到最好”。
如果我们一直想着把“自己不能做到的事”,做到最好,那我们所有所有的付出,都是扯淡。
在投资交易领域,比如,我们一直在找的“圣杯”,比如,每年稳定地赚它个几倍,年年都能如此。
在这些事上尽人事,那我们的投资交易生涯真的很快就会到尽头了。
理清了这个逻辑顺序后,尽人事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打造一个趁手的工具,就是大家熟知的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如何打造?知因果、懂取舍后自然而然的产物!
所以,“拿来主义”在投资交易市场里往往是无效的,很多交易者朋友不知从哪里拿来一套交易系统,姑且不说水平层次如何,假设这是一套非常好的正期望交易系统,但不知其因果,没做自己的取舍,套句歌词:“我要这铁棒有何用?”
当你根据自己的认知打造完交易系统后,这个交易系统必然不可能是完美的,但它是我们所有认知的体现。你要把你对投资交易市场的所有认知,一点一点全部融入到你的交易系统里去。
这就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刻意训练的过程。
刻意训练,就是尽人事的第二件事。
刻意训练的前提,必须是有效训练。但有太多的交易者所谓的刻意训练,都是无积累的无效训练。
刻意训练,需要科学的训练体系。而不是自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通过刻意训练,我们慢慢地把认知和交易系统融合起来。
融合的越充分,这个工具就越好使。
当我们的交易系统能完美体现我们的认知时,就是所谓的“人剑合一”了,也是船长我常说的“潜意识交易”状态。
一念起,即为交易。
此时的一念,是我们全部认知的体现。
而太多交易者朋友的一念,都是情绪的体现。
哇,牛市来了,买入!嗯,感觉是个底,买入!涨这么多了,嗯,做空!……
真正的潜意识交易状态下,是不存在什么执行力问题的,偶有犯错,但不影响整体。犹如走路,偶有摔跤,但完全不会影响你整个行走过程。
4、听天命
当我们把尽人事的部分做好后,剩下的事,都是不可控的了。
就像上面讲的,我们人体的行走系统完美如斯,但偶有摔跤也太正常不过了,而且我们永远踩不准会摔跤的那个时间点。
夏天阳光明媚,你摔跤的概率可能会很低,冬天雨雪天气时,你摔跤的概率可能会高很多。
再完美的系统,也会受环境的制约。任何规律,都是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效,好比重力,这是天地间的规律,但出了地球,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就是总纲第一篇“知因果”中讲的安全边界。
回到投资交易市场上,我们再怎么尽人事,交易过程中哪次交易会盈利,哪次交易会亏损,我们是永远不知道的。而且还会受整个市场环境的影响。
所以,我们的交易系统,哪怕再完美,也只能在我们认知的安全边界内运行。
我们永远不知道亏损和盈利哪个会先来,犹如我们永远不知道生活中好运和意外哪个会先到。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持续稳定地输出我们的交易认知。
失误?犯错?情绪?意外?运气?……我们不是圣人,更不是机器,这些都在所难免。
不要太苛责自己!再完美的系统,都应该有容错的存在。
科学证明,有容错的柔性系统,要比无容错的刚性系统,生存能力要高的多的多。
但,当我们拉长时间周期,好运气和坏运气会互相抵消,短时间内的不理智会被大部分时间内的理智抹平。
这里的前提是,我们能持续稳定地输出。
最终,呈现给我们的,就是我们的认知该有的样子。
此时,我们的认知如果是正确的,那可能就是一条偶有波动但稳定盈利的资金曲线。相反,可能就是一条偶有反弹但稳定亏损的资金曲线。
这就是听天命,听天命并不是放任不管,纯粹靠天吃饭,而是在知因果、懂取舍、尽人事的前提下,最终会体现我们真实的认知状态。
不管这结果我们是否能接受,但这就是我们当下最真实的认知水平及其带来的真实结果。
如果你对这个结果不满意,请不要抱怨,请从提高你的认知开始。
还是那句话,认知不到位,一切都白费。
聊到这里,船长把自己对投资交易全过程的理解,以非常简短的话语,做了下总结。
对于征战投资交易市场多年的老手朋友而言,可能看这篇总纲,就够了。对于很多入市不久的新手朋友们而言,可能还需要大量的经历来佐证。
不着急,慢慢来,比较快!
知因果、懂取舍、尽人事、听天命,故为投资交易!
我是逍遥船长,心中有爱,投资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