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市场波动原理的一个小系列,因为是成系列的文章,所以对于有需要的朋友来说,应该会有些收获,也相当于是一个完整的文字版公开课了。
正想着接下来写哪个方向,一个弟子跟我的聊天正好提醒了我。
其中聊到了聪明资金,之前的实例中也提到过,所以今天就接着来聊聊市场的资金属性。
之前已经聊过市场的人群属性,通过人群属性能给我们的交易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看过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都已经有所了解。
都知道做事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那针对「市场」这个事物来说,市场它就是由人组成的,然后通过人手里那点资金来参与的。那市场的人群属性和资金属性不就是最最基本的客观规律吗?
但是绝大多数交易者却根本不看或者不了解这些,不把「基础知识」学好学扎实了,天天去找「考试技巧」,又有何用呢。
OK,回到今天的主题,市场上的资金其实很杂,分类也很多,比如短线资金、中线资金、长线资金,套保资金和投机资金,主观资金和量化资金等等。
很多分类方式其实都是理论上的分类,对于我们实际做交易而言,知道这些分类并无多大用处。
所以,今天,我想从交易的角度来聊聊市场的资金属性。
在交易市场上,大资金和小资金的交易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期货市场为例,我们平时说的大资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产业资金。
产业资金是期货市场的中坚力量,它们主导着市场主要的波动方向,具备发动和扭转趋势的能力。
这部分资金的交易方式,基本都是通过基本面研究,来确定交易的方向。
产业资金的背后都具备强大的投研团队,所以他们在基本面的研究上很少会犯错,但他们的研究往往不是提前于市场,就是滞后于市场,这是由基本面研究的性质决定的,如果瞎猫碰到死耗子,那也纯属运气。
所以产业资金都是需要提前布局和埋伏的,这也导致了产业资金的交易方式主要是越跌越买,越涨越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左侧交易。
而产业资金的基本面研究是很复杂的,所以,一旦方向错了,要改也很难,因为资金都已经提前布局进去了,所以交易结果要么是大赚,要么是大亏。
赚一点就跑?投研成本太高,不可能;小止损离场?根本无法验证基本面研究的方向错了,也是不可能。
OK,这就是市场上的大资金和它的交易方式。
然后,在产业资金规模之下的,下一个级别就是投机资金,也叫聪明资金,也叫布局资金。
这类资金对市场的敏感度极强,他们只要一进场,市场大概率会朝着这个方向启动,因为他们总能通过蛛丝马迹来觉察出产业资金的动向以及市场当下的强弱,从而在关键时刻置身场内助推一把,所以,也被称为聪明资金。
如果说产业资金具备发动和扭转趋势的力量,那么聪明资金就是助推趋势发展的催化剂。
而产业资金是有信仰的,他们会坚决按照自己基本面研究的结果来交易,除非证明自己真的看错了,否则绝不会改变观点。
而聪明资金是没有信仰的,所以也被称为投机资金,只要发现吃不到肉了,他们随时准备跑。然后通过超强的市场敏感度,在有肉吃的时候再接回来。
所以,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造成了趋势的发展总是一波一波地走。
然后,在投机资金规模之下,再下一个级别就是散户资金。
散户资金最大的作用,就是给市场提供流动性。
举个例子,比如棉花这个品种,里面大部分资金都是长线套保商,而聪明资金就不会喜欢这样的品种,剩下的就是小资金的散户,所以这个盘子的流动性主要就是靠散户资金撑着。
而这个时候如果是大资金想去交易这个品种的话,就会发现好难做,尤其是出场,赚了钱也好难平仓出来,因为盘子小,散户资金少,流动性不够。
那知道了市场资金的交易属性后,对我们的实际交易有什么用呢?
作用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最应该去识别和跟随什么资金。
来,我们来具体看下。
首先产业资金,如果我们识别到产业资金的动向了,对我们的交易能有实质的帮助吗?
有肯定是有,对吧,但对于绝大多数交易者而言,实际作用很小。
为什么,因为上面说了,产业资金的交易手法就是基于基本面研究的左侧交易,越跌越买。那大部分交易者能这么去做交易吗?肯定不能啊。
人家产业资金越跌越买,是因为背后有雄厚的资金支撑,咱们家里有这矿吗?
人家产业资金越跌越买,是因为人家深信着自己投研团队的研究结果,人家的持仓叫有信仰,对持仓过程洞若观火。但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强大的投研团队的支持和信仰加持,纯在交易手法上也这么做,那叫自虐式死扛。
所以,产业资金的交易手法,对于绝大多数交易者来说,是没有什么参考价值的。哪怕我们能识别到,跟了也跟不住,跟了也白跟。
散户资金的跟随,这个想必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散户资金主要是提供流动性的,这句话可能说的太官方,太文艺了。粗俗地说,那不就是接P的嘛。
当产业资金和聪明资金吃完肉要离场了,筹码丢给谁?不言而喻嘛。
所以我们做交易,永远要逆向思维,因为这个市场上,散户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如果你的交易思维和他们是一样的,那注定就赚不到钱。资金性质就已经决定了这结果。
所以同样是顺势而为,散户资金永远感慨自己踩不准节奏,这是必然的,因为无论散户资金的交易手法怎么变,聪明资金永远是和他们逆着来的。
所以,如果你不是产业资金,不具备强大的投研团队,在交易市场上,最应该去识别和跟随的,只能是聪明资金。
而之前说的共识,就是产业资金和聪明资金买卖意愿的合力。
有朋友可能就会问了,那谁知道这个是属于什么资金呢?
可以的。
要识别聪明资金,首先,必须得让自己具备同样的逻辑思维。
如果你自己满脑子都是散户资金的思维,那当然是不可能识别到的。能发现同类的,只能是同类。
这也是我为什么常说,认知不到位,一切都白费。
思维的改变,首先就是认知的改变。如果你连市场资金的交易属性是什么都认知不到,又怎么可能有思维上的改变?
其次,任何资金的交易手法,都会在盘面上留下自己的痕迹,这个痕迹不是一模一样的图形,而是背后一模一样的交易思维和逻辑。
这也是对「历史会不断重复」的科学解释。绝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盘面会不断地重复,所以很多交易者就去找相似的图形去交易,但结果就是怎么也不对,最后感叹一句:历史会不断重复,但不会机械式重复。
殊不知,历史会不断重复,重复的是背后的交易思维和交易逻辑。也就是我常说的,图形万变,但原理不变。
比如上篇文章《市场波动原理的推演:四力合,共识生》中铁矿的实例,那两笔空单,在盘面上是有明显差异的,但其背后的交易思维和逻辑是一模一样的。
这才叫「历史会不断地重复」。
而正是因为「历史会不断地重复」,所以,当我们逐步理解并掌握那些聪明资金的思维和交易逻辑时,我们才能去识别到这些资金的动向。
这就好比现在满大街的财商教育告诉你的,要想成为大富翁,先把之前的穷人思维洗干净,建立起富人思维,再找到富人们钱生钱的路径和手法,然后去跟随复制,你就能慢慢成为富一代了。
所谓的财商教育,我上面一句话就讲完啦,这个路径和手法是没有问题的。同样的,识别和跟随聪明资金,也没你想象的那么难,完全在于你是否有意识地去这么做。
这其中最难最关键的一步,反而是:你是否能认识到聪明资金的存在!
这就是一扇门,隔着两个世界。而这篇文章,也许,正好为你打开了这扇门。
在之前的文章中,其实我都展示过聪明资金的一些识别方法和用法,比如:
外汇市场 →《最聪明的资金之“市场布局资金”》
期货市场 → 《市场波动原理的推演:四力合,共识生》中的实例。
外汇、期货、股票,交易市场不同,资金的称呼会有不同,但资金的交易属性都是相通的。
先有个大致的框架,在今后的分享中,我应该会经常提到资金的交易属性,大家到时多体悟就行。
金融交易市场是靠钱去驱动的,在交易市场上要想长期稳定赚钱,就必须站在赢的那个队伍中,不断通过盘面去识别和分析这些资金的心理状态和买卖意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OK,今天就聊到这,有缘者随喜观之,若从中有得,吾之所愿。若不喜吾之所写,勿争、勿喷,互道珍重,相忘于江湖即可。
我是逍遥船长谢觉乐,心中有爱,交易不败!